同樣是待在醫院,

身為工作人員、病人和病人家屬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,

一直到了身分轉換,

才能體會這樣的感覺,

同理心?

那只是出現在課本上的名詞,

臨床上有多少人真的做得到?




我爹在颱風天受傷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天,

傷口從原本的2x2x4大小,

經過了兩次清瘡,

現在傷口大概是原來的三倍大,

一開始估計大概只需住院二~三天,

現在則是沒一個月應該是出不了院,

家裡的生活秩序大亂,

和娘輪流著到醫院照顧我爹,

一來是舟車勞頓,

再者,

醫院真的很難睡,

尤其又是三人房,

干擾更多,

總是沒兩三個小時就會被各式治療吵醒,

一個晚上大概只能睡上三個小時,

眼見出院日期一延再延,

心裡實在很擔心,

雖然我對外科不熟,

但是看著一個比一個比我還沒進入狀況的R1,

台大的招牌,

究竟能代表什麼?




第一次清瘡後兩天,

傷口就有異味,

我知道傷口很髒,

所以才需要進開刀房清瘡,

可是如果清瘡清的徹底,

怎麼會才兩天的時間就感染?

知道傷口看起來不漂亮,

可是因為很少接觸,

真的不太懂,

所以請Sun來幫我看看爹的傷口,

Sun看到傷口時已經是第二次清瘡過後,

傷口的換藥頻率,

從一天一次增加到罕見的一天四次,

抗生素也由Augmentin換成Gentamicin加第四代的抗生素,

可是感染的情況依舊,

傷口依然有異味,

Sun看了傷口,

結論是血循不佳,

聞起來的味道就是Pseudomonas感染,

由於Sun只能在下班後過來,

住院醫生也已經下班,

所以問了值班醫生,

culture的data是什麼?

為何一下就改用第四代的抗生素?

雖然是值班醫生,

但是一問三不知會不會太誇張?




兩種抗生素都有腎毒性,

所以在隔天就問了住院醫師,

是否有定期抽血監測腎功能?

答案是沒有,

但有考慮要抽血驗血中的抗生素濃度,

ㄟ~

血中抗生素濃度的監測,

應該是不能取代腎功能的監測吧?

到底懂不懂啊?




怎麼說呢?

我只是護理背景出身,

而且又是兒科的經驗,

當然比不上醫師來的經驗豐富,

可是連我都知道的事,

醫師怎麼會沒想到?

我無意干涉醫師的治療,

只是眼見情況一直不好,

一次次的進手術室,

卻只是換來愈來愈大的傷口,

感染的情況絲毫沒有改善,

我也只好變成那種很令人討厭的家屬,

憑恃著自己的醫護背景,

以及能取得的醫療協助,

不斷的給醫師"建議",

我也不願意如此,

心裡除了無奈,

更是深深的無力.....




傷口愈來愈大,

未來感染控制後勢必須要補肉,

要進行血管接合的顯微手術,

如果不是因為Sun工作的醫院沒辦法進行顯微手術,

早就將爹轉院了,

真的很不懂,

台大的招牌明明是那麼的響亮,

為何會愈治療情況愈差呢?

又或者,

台大的紅包文化還存在著?

只因為我們沒有送紅包,

所以住院天數才會一再增加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l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